一圖解讀丨復工防疫手冊加強版來了
2020-02-14新型冠狀病毒感應的肺炎來勢兇猛,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全面打響。疫情當前,普通老百姓該怎么做?
銅米電解工業化試驗研究
2020-03-27以銅米為原料在銅電解系統進行工業化應用試驗,主要對銅米電解的生產過程控制、能耗、產品質量的研究情況進行了闡述。工業試驗結果表明,銅米電解工藝可以產出接近A級銅品質的陰極銅,目前技術條件下,銅米直接電解生產陰極銅工藝成本高,仍需進行改進。
液相法制備窄粒徑分布微米銅粉的研究
2020-02-13為了制備出抗氧化、純度高且粒徑分布窄的微米銅粉,以硫酸銅(CuSO4)為原料,抗壞血酸(Vc)為還原劑,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為保護劑和分散劑,濃氨水(NH3·H2O)調節pH值,通過液相還原法制備微米銅粉,研究了CuSO4濃度對制備粉體的影響,并討論了相關反應機理。采用X射線衍射儀(XRD)、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能譜分析儀(EDS)、激光粒度儀和熱重分析儀(TG)對制備的銅粉進行表征與分析。結果表明:不同CuSO4濃度下制得的粉體均為高結晶度的單質銅;當CuSO4濃度為0.6mol/L,反應溫度為80℃時,制得的銅粉結晶度最好且粒徑分布較窄,全都分布在1~4μm;制備出的銅粉抗氧化性
石墨烯增強銅基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
2019-11-21為了改善石墨烯在銅基體中的分散性和界面結合性,采用溶液混合法、球磨法使石墨烯包覆銅粉顆粒,采用真空熱壓燒結法制備石墨烯/銅基(GR/Cu)復合材料。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復合粉體形貌,測試材料的致密度、硬度、導電性及摩擦磨損性能,并根據摩擦表面形貌分析磨損機制。結果表明:石墨烯能夠均勻分散在銅基體中,隨著石墨烯含量的增加,復合材料的硬度呈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當石墨烯質量分數為0.3wt%時復合材料綜合性能較好,顯微硬度為80HV,比純銅提高了12.7%,磨損量比純銅減少了33%。
Cu粉類型對銅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響
2019-11-06分別以電解Cu粉、氣霧化Cu粉、水霧化Cu粉等純Cu粉,錫青Cu粉、黃Cu粉、白Cu粉等合金Cu粉為基體,通過粉末冶金熱壓燒結的方式,制備了銅基摩擦材料。結果表明,以純Cu粉為基體的摩擦材料綜合性能比要優于合金Cu粉為基體的,其中以電解Cu粉制備的試樣在6組試樣中,密度最大,為5.46g/cm3,孔隙率最小,為18.14%,硬度(HBW)最高,為23.20;采用霧化Cu粉制備的試樣,由于其球形顆粒形狀的原因,增加了粉體的表面能和界面能,起到了穩定摩擦、增大摩擦因數的作用,其摩擦因數最大,為0.33;而以合金Cu粉制備的試樣,由于基體材料的形狀結構不規則,導致材料的結合能力和流動性降低,摩擦后材
水合肼化學還原硫酸銅制備納米銅粉的研究
2019-10-09為了制備顆粒尺寸在納米級、大小分布均勻的納米銅粉,采用水合肼化學還原硫酸銅的方法,并利用掃描電鏡(SEM),Image-Pro Plus軟件、銅離子濃度測定儀等測方法測量納米銅粉的顆粒尺寸和銅離子的轉化率。結果表明,堿性條件下,水合肼化學還原硫酸銅制備納米銅粉滿足化學反應的熱力學和動力性條件;制備納米銅粉最佳的實驗參數,水合肼濃度為1.5mol/L、CuSO4·5H2O的濃度為0.5mol/L、EDTA和PVP質量比為3∶2(EDTA濃度為30g/L、PVP濃度為20g/L)、反應溶液的pH值為12、反應溫度為60℃、反應時間為30min;在此條件下,獲得顆粒大小均勻、顆粒尺寸為50.2nm的
工藝條件對電解銅粉過程能耗的影響規律研究
2019-09-30電解過程是銅粉生產能耗最高的環節,而工藝條件對電解能耗有著重要影響,需要深入研究和優化。采用電解法制備銅粉,研究了極間間隙、Cu2+濃度、硫酸濃度、電解液溫度、電流密度和刮粉周期對電解銅粉過程槽電壓、電流效率和直流電耗的影響。結果表明:增大Cu2+濃度、電解液溫度和刮粉周期,有利于降低槽電壓和提高電流效率,進而減少直流電耗;增大極間間隙,電解銅粉的槽電壓、電流效率和直流電耗均增加;而增大硫酸濃度,電解銅粉的槽電壓、電流效率和直流電耗均減少;增大電流密度,電解銅粉的槽電壓顯著提高,電流效率略有下降,導致直流電耗顯著增加。電解銅粉最佳的工藝參數為:極間間隙20~40mm、Cu2+濃度10~15g/
NaH2PO2對超細銅粉分散性的影響
2019-09-23研究了采用水熱法,以葡萄糖預還原法制備的Cu2O為原料、NaH2PO2為分散劑制備超細銅粉,考察了NaH2PO2對超細銅粉分散性、粒徑的影響,借助XRD、SEM、激光粒度分析儀分析銅粉成分、微觀形貌、平均粒徑。結果表明:當葡萄糖與NaH2PO2質量比為4:4時可以改善超細銅粉的形貌、分散性;應用價鍵理論解釋了NaH2PO2在超細銅粉制備過程中的作用。
微納米銅粉的制備工藝與應用特性
2019-09-19針對微納米銅粉的制備方法對國內外文獻進行分類統計,詳細對比了不同制備方法優缺點,指出了較易實現產業化的技術方向。分析了球形、樹枝狀、片狀等不同形貌銅粉的主要制備工藝和應用特點,總結了銅粉在潤滑、催化、導電材料、工程結構材料等不同領域的應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抗氧化、避免團聚這兩個制約銅粉應用的瓶頸難題提出了建議,希望總結有助于相關領域的工程材料選用及研究開發。
工藝條件對電解銅粉過程能耗的影響規律研究
2019-09-04電解過程是銅粉生產能耗最高的環節,而工藝條件對電解能耗有著重要影響,需要深入研究和優化。采用電解法制備銅粉,研究了極間間隙、Cu2+濃度、硫酸濃度、電解液溫度、電流密度和刮粉周期對電解銅粉過程槽電壓、電流效率和直流電耗的影響。結果表明:增大Cu2+濃度、電解液溫度和刮粉周期,有利于降低槽電壓和提高電流效率,進而減少直流電耗;增大極間間隙,電解銅粉的槽電壓、電流效率和直流電耗均增加;而增大硫酸濃度,電解銅粉的槽電壓、電流效率和直流電耗均減少;增大電流密度,電解銅粉的槽電壓顯著提高,電流效率略有下降,導致直流電耗顯著增加。電解銅粉最佳的工藝參數為:極間間隙20~40mm、Cu2+濃度10~15g/